• 老牌专业的演讲口才培训机构--亮剑口才学院,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口才+ -> 领导口才 -> 领导口才

领导口才

时间:2013-08-1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小鱼花鹿

  (一)善用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在说明一个事物时,不是直接去说,而是通过描述或说明另一个事物来达到目的。这样,用人们比较熟悉的东西来描述、解释人们不熟悉的东西,减少理解的障碍。比如,有人曾问爱因斯坦,究竟什么是相对论。作为一个非常深奥的理论问题,如果用科学术语来解释,必定冗长晦涩,让人难以理解。爱因斯坦是如

何解释的呢?“你同你最亲爱的人坐在炉子边,一个钟头过去了,你觉得好像只过了五分钟,而如果你一个人孤单地坐在热气逼人的火炉边,只过了五分钟,你却像坐了一个小时。这就是相对论。”高深的理论,只因为巧用人的感受作比喻,简单几句话就说明白了。

具体说,当人们在语言交际中要表达某一事物或道理时,运用联想或想象,引进另一种事物或道理,以便把要表达的事物或道理反映得更具体、更贴切、更生动、更富有感染力,使听者爱听,听得明白,从而留下深刻印象。

刘向的《说苑》中有这样一个生动的故事。

有人对梁王说:“惠子这个人说话善于打比喻。假若大王您不让他打比喻,那么,惠子就没法说话了。”

于是,梁王对惠子说:“希望你今后说话时不要打比喻了。”

惠子回答说:“假若有个人不知道‘弹’为何物,您告诉他弹就是‘弹’,他能明白吗?

梁王说:“当然不明白了。”

惠子说:“我要把我知道的事物告诉不知道这事物的人们,您说不打比喻行吗?

梁王说:“不打比喻是不行的。”

这个故事中,本来梁王是不让惠子再打比喻,可是惠子又悄悄地打了一个比喻,说服了梁王。

    比喻一般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本体是被比喻的事物;喻体是用来做比的事物或对象;喻词则是标明比喻关系的词语,如“好像”、“恰似”、“像……一样”等。比如,毛泽东曾说,有些人写文章长而空洞,就像“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这里,长而空的文章就是本体,臭而长的“裹脚布”是喻体,“像”是喻词。人们说话是为了描绘事物,或阐述道理,或表述情感等,要把这些东西表述得生动具体,使别人印象深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能运用贴切的比喻,就能化难为易,话半功倍,具有说服力。

    巧妙运用比喻,能给语言涂上一层绚丽色彩,增加讲话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性,让语言更精彩。前面讲爱因斯坦对相对论的解释,不仅能让人理解相对论的内涵,更让人觉得风趣可爱。用好比喻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两者相近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完全不同、但又有极相似之处的两种事物。属性相同的事物,难以激发人们的联想,没有比喻的意义;而没有相似之处的事物,根本不具有可比性,也不能用来比喻。

2)通俗易懂

喻体要浅显,生动具体,与听众的生活非常贴近,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形神兼备

这是指对比的两事物不仅要有外表的共同点,还要有内在特质与神情上的相似点,以便能揭示事物的精神实质。

4)自然贴切

比喻是增加语言色彩的好方法,但比喻不是越多越好,不能为了比喻而比喻,不能出于猎奇而矫揉造作、故弄玄虚。比喻应有创造性、不能老用那些已经为人熟知的比喻。不自然的比喻,不但不能为讲话添彩,反而会让听众反感。

(二)一语双关

    一语双关就是有意识地使用同一个词或同一句话,在同一个言语环境中兼有两重意思;也就是利用语言的多义性,使讲话含义不仅表现在某个词或一句话的字面意义上,而隐含在这个词或这句话的背后的含义才是真正的表达意图。更通俗一点讲,表面上是说这件事,实际上是指另一件事。这种修辞方法对于提升语言的艺术色彩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使讲

话简单明了,又含蓄自然、幽默风趣。

    一语双关,既能化解尴尬,又能使话语含蓄、幽默,饶有风趣,还能加深语意,引人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所以,经常被人使用,受到许多优秀领导者的青睐。

例如,宋楚瑜在清华大学讲演时,开始讲道:

尊敬的顾校长,中共中央台办陈主任,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安、大家好。听到顾校长刚才的一番赞美之辞,套句北京人所说的话,听到之后,忒高兴了。昨天天气预报说可能今天有一些雷阵雨,但今天到清华大学看到的不仅是风和日丽,而且是拨云见日。这不就是大家所期望两岸雨过天晴、拨云见日吗?这种期待都是大家所共同的。特别是在一些严肃场合下,有些话不便明说,用双关语则能隐晦曲折地表达出这种想法。一位青年来到编辑部,递上自己的作品要求发表。编辑看了他的作品后问:“是你自己写的小说吗?”

青年人回答:“是我自己写的,我构思了几个月,整整写了三天,才把它完成。”

编辑站起来与他握手:“啊,伟大的契诃夫先生,您什么时候复活了啊。”

青年脸一红,拿起了作品稿,不好意思地走了。他的文章是抄袭契诃夫的,但编辑没有直接指出,而是以契诃夫复活了这种荒诞的感慨让青年自己知道作品不应发表。语藏机关,一件尴尬的事竟然说得如此风趣,编辑用的就是双关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要注意贴切,分清场合与语言环境,注意对方的理解能力,选择好内容与双关形式。如果运用不当,很可能导致双关艰深晦涩,落入低级趣味。

(三)如何有效地说服下属

领导过程其实就是说服的过程.领导者要说服自己的下属,除了应具有说服的一般特点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讲究“三性”.

 一是针对性.

作为一个领导者,实际工作中应针对不同的人来明确任务,确定他们在近期内应实现何种转变,说服他们到底应该做什么及怎么做.如果企业家不为他们树立一个他们认为可以实现的目标,对方就会谈不拢,充其量也只能使他们消极服从.同时还

应认识到,任何具有持久效果的转变都是渐进的,想使你的说服工作一蹴而就只会降低你的说服力,而“别人能,为什么你不能”的态度则会使说服者仅有的一点说服力荡然无存.因为,一个只会苛求于人而不理解人的人,人们不会认为他是一个好领导.

 二是系统性.

领导者要说服人们最终具有奉献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只有基于领导本

人已被说服,认为人之产生奉献精神必须有一定的环境条件.向别人索要一种奉献精神,

对领导没有任何帮助.

 三是关联性.

实际工作中,除了领导能影响员工外,员工们彼此也在相互影响.每一个人内在而隐秘的服从模式是复杂的,应认识到每一个人的背后都有更多的人,每一个人的头脑都与他接触到的不同的人享有某些共同观念,这种领导可能根本无从知晓的交互影响局面,既可能强化领导的说服力,也可能钝化、弱化领导的说服力.要对有待说服的对象有更多的了解,要创造服从效应,必须要善于利用这种关联效应.

2)要明确对方的态度.

领导者在说服别人时,所面对的被说服者可能有三种类型,即支持者、反对者、中立者。对于这三种可能的态度,如果细致地区分,还可以区更多的几个类别.在说服时,就必须针对以上不同的态度来区别对待如果说服的主要对象是中立者与反对者,在识别出他们持有哪种态度的同时,还应考虑到这些人的人数,因为说服的工作量及复杂性将因有待说服的对象之数量而同步增长

尤其当这些人构成了可以识别的反对者“群体”或中立者“集团”时,他们内部之间就会因一种联带关系诱导出一种相互服从一旦反对者公开陈述其立场,并说服其他人也支持他的观点,对这种反对者群体的说服就会变得极其艰难所以,对于有待说服的对象,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千人,在说服之前都应确定其所持的态度,估计其所持的立场,由此估算出相对于你所要求的目标与他们之间的距离.继而在准备进行说服时需要做好计划,预想到说服工作将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而保持一种充分的耐心这里可以从“七擒孟获”的故事里多多借鉴

3)巧妙传达信息.

沟通中人们发出和接受的信息包括言语信息与非言语信息.前者涉及的是领导者选择的话题、运用材料及组织技巧;后者则是从领导者的神态、情绪与声调中表现出来的.具体说服的过程中,须注意如下几点一是要有诚恳的态度诚恳,意味着诚挚、恳切,其本质是以对方为中心,一切为对方的利益考虑在中国古代,有的大臣甚至会以“死谏”的方式来说服君主改变态度,这种不惜一死以竭力说服君主的精神,可以说是诚恳的极致了对于现代的领导者来说,一种参天化地的坦荡胸怀,一定能使他诚恳地面对疑虑者、反对者.这种精神,就是一种最伟大的说服力

二是要从灵活的话题切入有效的谈话话题是能吸引对方谈话兴趣的话题,这种话题的展开使人感到轻松,自得其乐也就是说,说服不是机械的灌输而是观众及态度的有机“移植”,它只有在对方内心生根发芽,说服才能取得成功话题要注意哲理性,具有历史感、幽默感

三是要精心组织需要的材料说服的策略与艺术是不使辩论公开化,但无论如何这里都隐含着辩论,这些障碍只有通过为对方提供丰富而全面的信息才能消除因此,你必须了解什么是支持你的主张的论据,并且把这些论据有效地加以组织,进行论证,从而有理、有力、有节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4)巧用步步为营的策略.

说服别人是需要一定技巧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依循一定的步骤,采取步步为营,才能稳中求胜

一是吸引对方的注意和兴趣也就是说,务必要吸引劝说对方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设定的话题上利用“这样的事,你觉得怎样?这对你来说,是绝对有用的……”之类的话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愿意并且有兴趣往下听

二是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明白、清楚的表达能力是成功说服的首要要素对方能否轻轻松松倾听自己的想法与计划,取决于领导者如何巧妙运用你的语言技巧因此,准确、具体地说明自己所想表达的话题,就能够顺利地让对方在脑海里产生鲜明的印象

三是动之以情说服前只有准确地揣摩出对方的心理,才能够打动人心通过你说服对方的内容,了解对方对此话题究竟是否喜好、是否满足,再顺势动之以情或诱之以利,不断刺激他的欲望一般而言,人的思维和行动都是由意识控制,即使他人和外界如何地建议或强迫,也不见得能使其改变因此,想要以口才服人的人,必须意识到说服的主角不是自己而是对方

四是提示具体做法在前面的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就可以告诉对方该如何付诸行动了你必须让对方明了他应该做什么、做到何种程度最好等到了这一步,对方往往就会很痛快地按照你说的去做

(5)适时消除对方的戒备心理

为了让自己的说服更加有效,适时消除对方的戒备心理,对于整个说服过程的成功与否,往往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特别是说服的对象持有顽固的见解时,直来直去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往往会碰壁,遇到这种情况最好能够采用这种方式其实,适时消除对方的戒备心理,与本书前文所述的迂回战术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就是说,把对方的注意力从他敏感的问题上引开,绕个弯子,再回到正题上来,这样可以消除对方的戒心,避免陷入僵局正如同卡耐基告诫人们的:“与人交谈,要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不要先讨论双方不一致的问题,而要先强调,并且反复强调你们一致的事让对方一开始就说‘是’、‘对的’,而不要让对方一开始就说‘不’

下面这个历史故事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个道理:

明武宗时,秦藩请求加封陕边地,而此地战略上十分重要,与国家社稷的关系更是紧密相连,但是皇上受人撺掇,已经同意了,叫大学士们起草一个加封的诏书.梁文康承命起草了这份诏书,他就巧妙地采用正话反说的方法表达了劝阻皇帝、改变封地的意见.他写道:“过去皇太祖曾诏令说:‘这块土地不能封给藩王,不是吝啬,而是考虑到它的地广物丰,藩王得到后一定会多养士兵马匹,也一定会因富庶而变得骄纵.如果此时有奸人挑拨引诱,就会行为不轨,有害于国家’现在藩王既然恳请得到这块土地,那么就加封给你吧!但得此地之后,不要在此收聚奸人,不要在此多养士兵马匹,不要听信坏人挑唆,图谋不轨,扰乱边境,危害国家.否则,那时想保全自己的妻子儿女都不可能了.请藩王在此事上慎之又慎,不要疏忽.”果然,明武宗看到诏书后很忧虑,觉得不把此地封给藩王为好.

    总之,领导者在说服自己的下属时,与其喋喋不休,倒不如通过巧妙的方法进行点拨,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标签:领导 口才 比喻
大多数人会遇到以下问题!

1公众演讲紧张、忘词、语无伦次

2不知道如何说,言之无物

3讲话没有吸引力,没有说服力

4性格内向;不善言谈

5没有影响力,难以激发团队士气

6缺乏领导力,执行力

面对这些,该怎么办?
029-86693168
服务热线:400-029-1318
地址:西安市雁塔区雁塔南路4069号(西安音乐厅南侧)壹洋堂教育Mall四层
试听预约:18691829192
2分钟克服紧张! 30小时助你全面掌握说话技巧
  • 亮剑金口才演讲学院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亮剑金口才学院简介亮剑口才学院
  • 亮剑金口才演讲培训学院微信平台微信公众平台
13年专注演讲口才培训!
服务100000+学员、每一个案例皆是口碑
亮剑金口才演讲培训联系方式
2分钟克服紧张、30小时助您全面掌握说话技巧